必赢国际437官方
高端论坛
您的位置:

中国五矿:做“一带一路”倡议的先锋队和有生力量

发布时间:2017-08-16作者:转载浏览次数:1

       今年上半年,中国五矿所属中冶集团总承包的台塑越南河静钢厂1号高炉成功点火,标志着越南迄今最大的投资项目、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成功投产。

 

  据悉,越南河静钢厂是中冶集团承担的第二个全球在建的千万吨级绿地钢铁项目,也是目前全球仅有的两个在建千万吨级绿地钢铁项目之一,更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承建的最大钢铁建设项目,共签订对外合同约24亿美元。中冶集团承担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总体咨询及十余个项目设计和总承包,是更为难得的是,该项目还实现了中国冶金建设的全产业链“走出去”,为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带动了33.5亿美元出口额,其中体现中国先进制造能力的优秀设备、钢结构出口额约24.5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冶集团就已通过宝钢湛江钢铁项目打响了千万吨级钢铁项目第一战。这个由中冶集团承担项目的前期规划、总体设计以及主体单元和主要公辅单元的国家重点工程,堪称是中国钢铁工业未来发展的工程之一。7家勘察设计单位、 6家施工单位、两万多中冶人奋战在湛江一线,在2016年7月15日一期工程全部建成时,交出了一份“铁钢界面铁水运输距离小于1.0千米、全场铁素利用率大于97.2%、场内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96%,吨钢外购新水消费2.8吨,吨钢综合占地面积0.84平方米”世界先进水平的答卷。


  湛江、河静,这全球仅有的、代表了世界钢铁冶炼先进水平的两个在建千万吨级钢铁项目,隔海相望,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共同承载着世界关于钢铁工业升级的关注和期望。而对于站在这两个项目背后的总设计师——中冶集团而言,这两个建设项目是其发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典型写照,体现了中冶集团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一流实力,为今后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绿色钢铁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序幕,才刚刚拉开。重组,谋篇布局“一带一路”

 

  2015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实施战略重组,重组后新的中国五矿资产总额超过7500亿元,员工24万人,成为全球金属矿产行业的一艘“航空母舰”。彼时的评论中,最为人关注的是这一重组“有利于提升中央企业在国际金属矿产领域的资本实力与竞争能力,有利于为国家金属矿产资源安全提供保障;有利于加快国内钢铁、有色等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为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支撑”。但究竟如何为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支撑?


  答案很快揭晓:2016年1月28日,中国五矿宣布其所属秘鲁Las Bambas铜矿(下称“邦巴斯铜矿”)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中国金属矿业史上迄今实施的最大境外收购项目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邦巴斯铜矿的按期成功投产,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大型矿山的项目建设管理、运营方面已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和专业能力;2016年全年,重组后的中冶集团海外新签合同额573亿人民币,相比2015年同期签订的合同额410亿元增长39.80%。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中冶集团收获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海外成绩单。

 

  两个轮子都要转,两只脚都要踩实。重组逻辑不断显现,重组成果依次绽放。一个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一个是全球最大最强最优的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强强联合,一个中国金属矿产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呼之欲出。两个都有着“走出去”先天基因的中国企业,携重组后带来的金属矿产领域全产业链优势,又将谱写怎样的光辉篇章?


  重组后新的中国五矿,在“十三五”战略中,将战略定位明确为“资源安全的保障者,产业升级的引领者,一带一路的践行者”,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五矿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们要充分借助‘一带一路’东风,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国际贸易、矿业投资、海外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不断拓展,开辟新的国际合作空间。”中国五矿董事长、党组书记何文波强调说。


  随后,一系列谋篇布局依次推出,从冶金工程建设到矿产资源开发,从城市基础建设到特色主题工程,从金属矿产品贸易到融资服务,“一带一路”上,中国五矿留下了越来越多的印迹。


  截至目前,重组后的中国五矿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开展业务,设立全资及控股企业共91家,布局覆盖了近一半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开展工程承包、资源开发、金属冶炼、矿产品贸易、房地产开发、融资服务等业务。


  “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期,着力加大‘一带一路’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五矿拥有全产业链的集成整合优势和高效率,这是中国五矿区别于世界一流国际竞争对手的最独特的优势。”中国五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冶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国文清的这番表述清楚地表达了中国五矿做“一带一路”倡议的先锋军和有生力量的决心。


  一浪接着一浪,生生不息。


  先锋,多点开花的海外冶金工程建设


  在2016年8月召开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总体工作要求,重点强调要“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为抓手,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国家的要求就是中央企业的使命!重组后的中国五矿积极参与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布局“一带一路”的区域多边合作、互联互通,对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增加对热点和潜力国家、基础和民用设施市场前进广阔的国家的关注,重点布局七大领域,30个重要目标市场,并适时优化、动态调整。

 

  在冶金领域,继宝钢湛江、越南河静两个千万吨级项目后,中国五矿所属中冶集团,以无可替代的全产业链技术集成优势,一举中标合同额超过8亿美元的马来西亚关丹钢铁项目。关丹钢铁项目位于距离马来西亚吉隆坡190公里的东海岸经济特区关丹港市,项目年设计产能350万吨,采用全球主流的全流程钢铁冶炼工艺生产流程,以及环保型原料场、紧凑式“一罐制”铁水运输、热装热送等国际领先环保技术,生产棒材、线材和H型钢,填补了整个东盟地区的空白。2016年11月21日,项目施工动员大会暨2×1080高炉工程开工仪式在马来西亚关丹隆重举行,这一项目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产能合作的创新和探索,对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


  冶金领域的工程拓展不断传来佳音,2015年10月,中冶集团独立中标世界最大新建高炉——印度TATA钢铁KPO钢厂5870立方米高炉的设计和技术服务合同,打破了发达国家工程公司在印度大型高炉领域的垄断局面。这标志着中冶集团在印度钢铁市场开拓中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也奠定了中冶高炉技术世界第一的地位。同样在印度,同样是TATA钢铁,2016年3月30日,中冶焦耐以EPS(设计+设备供货+技术服务)方式实施的印度TATA钢铁KPO项目1号焦炉顺利出焦,标志着KPO项目一期工程四座焦炉已全部投产。正是中冶人与世界级钢铁企业TATA、JSW等印度顶级钢企的成功合作,改变了印度人对“中国制造”的旧有看法。中冶集团也通过攀登世界钢铁市场的一座座高峰,不断提升着中冶集团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影响力,最重要的,这是重组后的中国五矿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最好诠释。


  多点开花!中标伊朗国家钢铁工业战略发展计划的特国7省钢项目,项目建成将为伊朗增加粗钢产能约700万吨,创造直接就业机会7000人以上;中标俄罗斯马钢(MMK)2000毫米冷轧项目;中标塔塔英国板带精轧机弯辊及锁紧EP供货项目、西班牙Saralle板坯连铸设计项目、塔塔英国热轧改造咨询、澳大利亚Onesteel轧机备件供货项目等一系列钢铁冶金项目……中冶集团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一个个冶金项目实现了“占领钢铁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在冶金领域保持世界第一的绝对优势”的钢铁誓言。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必将推动全球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也必将极大地带动钢铁消费的大增长。


  对此,国文清敏锐地表示:“中冶集团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以‘冶金标准+全产业链’的方式,围绕绿地项目,大幅提高在海外冶金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在欧美发达国家,要围绕现有钢厂的竞争力提升和系统优化做文章,积极参与到大型钢厂的改造提升中,占领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端市场。在海外冶金市场开拓上,在输出核心技术的同时,要把核心技术搭载到核心装备产品上,冲向‘一带一路’!”


  未来,可期。


  开拓,做非钢类工程建设的有生力量


  “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性优先项目,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面对世界钢铁市场持续萎靡的形势,重组后,中冶集团提前预判,早做准备,在牢牢把握冶金建设主业的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非钢类工程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公路交通等项目捷报频传。2016年新签合同中,非冶金类合同占到81.91%。中冶集团在坚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也悄然完成了自身的转型发展,实现了“冶金工程绝对领先,基本建设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布局。


  实际上,中冶集团在“走出去”特色工程建设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2008年,中冶集团就成功中标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40亿元的新加坡圣淘沙环球影城项目,这一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中资企业在新加坡中标的最大总承包工程。与国外承包商承建的前几座环球影视城历时3到4年的建设时间相比,新加坡环球影视城工期只有18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规模和复杂的大型综合娱乐项目,中冶集团依此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工程建设经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复杂的第一次,工程拓展便势如破竹。继被誉为斯里兰卡“国门第一路”的CKE机场高速公路项目后,中冶集团在斯里兰卡又继续承建斯里兰卡外环高速公路三期项目,合同额为5.2亿美元,该项目对于促进大科伦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科威特大学城项目是目前为止中冶集团在中东地区承建的规模最大的总承包项目,奠定了中冶集团在科威特中资企业中的领导地位。印尼收费公路项目为中冶集团在竞争激烈的印尼市场上取得的第一个优贷项目,也是公司第二个国家对外优贷项目,项目的取得为继续跟踪此类项目积累了成功的经验。2016年3月27日,中冶阿尔及利亚奥兰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附属设施项目(二期)举行了开工典礼,该项目将作为阿尔及利亚承办2021年“地中海运动会”的主会场呈现在世人面前。2016年6月8日,中冶集团承建的巴基斯坦300兆瓦光伏电站工程全面受电成功,这也是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签署的中巴合作项目之一,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优先实施的项目,更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开局工程之一。


  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国五矿在建海外项目共275个,合同金额138.99亿美元。在建275个海外项目中,重大海外工程类项目(合同额大于1亿美元)共34个,合同额96.76亿美元,占在手项目总合同额的69.62%。


  这是一份靓丽的答卷,也是重组后的中国五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企业发展战略引领下结合自身优点不懈开拓的最好回馈。


  “下一步,我们要顺应‘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缺资金、规划、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出我们的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加快从传统的项目竞标向规划、建营一体化的方向转变,做目标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区域经济顶层设计的深度参与者,培育、谋划一批长远项目。”国文清如是强调。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贸易+资源,深耕“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合作


  全产业链,是重组后中国五矿的比较优势;国际化,是中国五矿的先天基因。无论是中国五矿,还是中冶集团,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佼佼者。而重组带来的强强联合优势,让中国五矿在“一带一路”沿线发挥传统优势、深耕矿产资源合作,更是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中国五矿曾长期发挥中国金属矿产品进出口主渠道的作用,携此优势,中国五矿目前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波兰、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保加利亚、俄罗斯、印尼、泰国、新加坡、土耳其、印度等数十个国家开展金属矿产品贸易业务。从2015年至今,中国五矿与印尼建立了锡锭、镍铁、氧化铝长期贸易合作关系;自2016年起与乌兹别克斯坦Almalyk GMK建立起合作关系,签订了电解铜采购长单合同;2016年与伊朗国家矿业公司NICICO签订了电解铜和铜精矿采购长单;于2016年和俄罗斯NOK公司签订了5000吨铅精矿的采购协议,过去的两年中,还从俄罗斯Norilsk镍业公司采购电解镍;2017年与哈萨克斯坦最主要的电解铜生产企业签订电解铜贸易合同。中国五矿也是国内第一家及曾经唯一与保加利亚铜生产厂家签署长期供货合同的企业。


  在贸易领域,中国五矿与波兰铜业集团的电解铜采购协议堪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典范。自1997至今,中国五矿与波兰铜业集团签署电解铜采购协议已经有20年历史,也使中国五矿成为从波兰进口商品总额最大的贸易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五矿已从波兰直接签约采购电解铜超过81万吨,直接进口金额约占我国从波兰进口总额的30%。中国五矿与波兰铜业公司的合作,缓解了中国国内铜资源供应短缺的局面,同时极大改善了中国对波兰乃至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局面。2016年6月,借助“一带一路”东风,中国五矿与波铜集团又签署了总价值约30亿美元的电解铜长期采购合同。


  在资源开发领域,中国五矿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南亚和中亚地区,开展了大量的资源合作项目,共拥有铜资源量1202.66万吨、锌资源量132.53万吨、铅资源量46.63万吨,同时解决了大量当地的就业问题。


  山达克铜金矿项目位于巴基斯坦,处于生产阶段。生产规模为处理矿石425万吨/年,年产铜精矿含铜15500吨,冶炼能力20000吨/年。投产以来,累计实现利润超过30亿美元,累计上缴当地税收超过7000万美元,提供当地就业超过3000人次,被巴基斯坦前总理称为中巴经济合作的典范。


  杜达铅锌项目也位于巴基斯坦,目前处于建设阶段,预计2018年投产。项目控制储量990万吨,设计生产规模为为50万吨/年,预计年均实现利润1935.6万美元,为当地政府上缴年均税收超过400万美元,为当地就业提供超过800个工作机会。


  艾娜克铜矿项目位于阿富汗,处于勘探阶段,项目总资源量6.62亿吨,金属量1108万吨,铜平均品味1.67%,目前已完成可研初稿、环评报告、临时营地建设等前期工作。


  Sepon铜金矿项目位于老挝,处于生产运营阶段。矿区内保有资源量为铜163.9万吨、金98.7吨,年产电解铜8万吨,6-8万盎司黄金。Sepon铜金矿对老挝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积极带动了当地就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全球陆地面积34.6%,全球人口60.2%,全球经济30.8%,战略纵深广阔且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就有色金属而言,该地区生产了世界71.1%的精炼铝、62.8%的精炼铜、59.4%的精炼铅、54.7%的精炼镍、81.4%的精炼锡和63.8%的精炼镉。对中国五矿而言,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关于未来,画面徐徐展开。


  共赢,做“一带一路”上的可持续发展典范


  今年,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以中国五矿为代表的中央企业,恰恰是“一带一路”沿线上践行“丝路精神”的领军、标兵!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倡议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五矿在长期“走出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发展经验。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做履职尽责的国际优秀企业公民,不仅仅在“一带一路”沿线,普适于所有海外项目。


  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中国五矿已经连续十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还单独发布国别报告,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理念,促进中国五矿更好“走出去”。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五矿聘用员工超过1.3万人,所属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了解所在社区发展需求,帮助当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增进当地民生福祉,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一个经济使者、文化使者。


  在老挝Sepon矿区,中国五矿与老挝国家规划局联合开展爆炸装置清除培训项目,帮助当地培养装置清除行动人员,逐步解除战争遗留炸弹留下的致命隐患。2016年,35名矿区员工完成培训,项目开展以来,矿区已帮助当地排查2900公顷土地,销毁45000枚未爆炸的炸弹。同样在老挝,中国五矿在2016年投入139万美元继续开展旨在改善老挝母婴健康的爱心计划。项目第一阶段,中国五矿为超过12万名孩子提供国健康和营养支持,包括向94560名儿童发放250万份“超级宝宝”微量元素营养包。此外,中国五矿还引进澳洲种植商,为当地农户提供培训等,帮助销售,以提高当地社区农户收入。


  共建、共享,在中国五矿“一带一路”项目上不断流动。中冶集团承建的孟加拉达卡地下管网供水项目,2015年12月31日竣工,2016年1月26日全部移交业主。该项目属于典型的民生工程,采用了先进的区域计量管理技术(DMA),将供水管网的泄漏率从以前的40% 降低至目前的 7%,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障了水质,有效地缓解了约1200万达卡市居民的饮用水需求压力。2016年,该项目被亚洲开发银行(ADB)评为“南亚示范工程”。


  做文化传播的使者。波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地,是“琥珀之路”与“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就影响着波兰王室和人民。18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在欧洲贵族阶层风靡,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为波兰皇家瓦津基公园内乌亚兹多夫斯基城堡通往维拉诺夫宫的道路赋予了一个独特的名字——中国大道。大道两侧修建了中国风格的廊桥、庭院与花园、小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产生影响的杰出代表。遗憾的是,这一珍贵的历史景观未能保留下来。


  2011年12月,时任波兰总统访华期间,中国五矿与波兰铜业集团公司、波兰皇家瓦津基博物馆共同决定,各出资约500万人民币,复建并装饰位于市中心波兰皇家瓦津基公园(又称肖邦公园)内的“中国大道”。在北京恭王府派出的古建工程师的设计下,逼真地还原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大道”比邻总统官邸,并与总理府、国防部一路相隔。以中国大道的复建为契机,自2012年起,瓦津基公园每年夏季在中国大道举办一次中国彩灯文化节,并陆续策划各类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国大道”已经成为波兰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在两国文化交往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大道复建以来,有力地配合了国家外交战略,对推进中波战略伙伴关系乃至中国与欧盟关系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经贸合作带动文化交流,以文化交流深化经贸合作,“一带一路”上,中国五矿以一个负责任的跨国企业形象,携手利益相关方,不断诠释着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在“一带一路”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发出倡议,中国五矿作为中国金属矿产领域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正怀揣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金属矿产集团公司”的光荣梦想,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积极践行“珍惜有限、创造无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企业精神,用一项项工程、一吨吨金属矿产品、一个个惠民项目生动诠释着丝路精神,用一份份靓丽的答卷坚定地推进着“一带一路”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