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国际437官方

专家之声

专家之声
您的位置:

关照宇 徐枫潇:建设新型智库,护航“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19-06-23作者:关照宇 徐枫潇浏览次数: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中央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机制改革,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知名智库交流合作机制,同时重视智库外语人才培养、智库成果翻译出版和开办外文网站等工作。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丝路国际论坛中波地方与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持和引领作用的重要性。

 

       根据文化部提出的《“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要求,我国将持续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品牌,到2020年,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规模达3万人次、1000家中外文化机构、200名专家和100项大型文化年(节、季、周、日)活动 。因此,同沿线国家的各类人文交流往来仍将不断持续,智库在其中的引领意义也愈发凸显。

 

       中国智库的国际化建设待提高,外宣作用待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50多种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据相关部门统计,2017年全国外语本科专业一共覆盖83个外语语种,和上年相比增加了11个。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张业遂表示“一带一路”对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开放,而这意味着“民心相通”相关语言数量又增多了。

 

       智库从学术视角进行理性与客观的研判,在跨国对话中更易交流和被接受。在争夺国际舆论高地,维护“一带一路”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舆论战中,中国智库在与西方同行“过招”常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智库普遍经验不足,问题导向性研究发展模式不成熟,容易陷入被动局面,研究成果的前瞻性仍待提高。

 

       智库研究点较窄,推进“民心相通”的“二轨外交”作用未充分发挥。“二轨外交”是非官方伙伴官方人士(包括学者、卸任官员、公共人物和社会积极分子等)参与的外交对话,目的在于寻找冲突解决和信任创建的机会。在“二轨外交”中,智库多扮演良性的沟通角色,通过非官方论坛或官方授意的公开对话形式进行活动。我国智库起步建设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系统化的智库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而已有的智库研究中,学界多将眼光放在英美智库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梳理,借以同中国智库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经验借鉴或思路启示,但也因此使得智库研究的视野过于狭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智库积极参与同沿线国家智库的研讨会和论坛,借高层互访增强国际智库间合作交流机会,形成了良性互动。但是,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各类主题叙事尺度把握不佳,易陷入“空泛”或“自我为中心”的误区,加上部分国家的智库研究机构对“一带一路”怀有疑虑,我国智库缺少体系化的、极具说服力和批判性研究的“一带一路”评估报告。

 

       智库建设助力描绘“民心相通”工笔画。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至少有60家国内研究机构开始专项研究“一带一路”。2015年4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创立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该联盟对沿线国家和域外国家的所有智库开放,截至2018年4月,智库合作联盟新增20余家理事单位,共计拥有国内理事单位137家,国际理事单位112家,形成了积极动员国内外智库,扩大发展“朋友圈”的良好态势。

 

       可见,智库在我国对外人文交流乃至国家间友好往来中的重大意义,已经被国家提升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因此,助力“民心相通”,精研“工笔画”描绘,也成了中国新型智库发展的题中之义。

 

       系统化、理论化出版“一带一路”研究成果报告。将“一带一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推广,有助于我国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推进,完善与沿线国家的各类合作建设。同时,以更为客观和审慎的方式,向沿线各国人民和对“一带一路”持有疑虑和偏见的西方国家进行阐释,降低不必要的风险和误会。再者,对促进从事“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国内智库本身学术能力的提升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加强智库间沟通。很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及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使得美国政府和智库之间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流通和智力输送体系。基于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笔者认为,智库之间适当打开大门,引进或聘用沿线国家研究人员,或协商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研究,对于智库研究本身的客观性与批判性是有积极作用的。智库需要有新鲜的血液注入,以提升研究的可持续性。

 

       深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全面提升智库国际化程度。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开放”是不变的主题之一。“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开放自身的重大举措,“民心相通”也是开放的前行路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要为“民心相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也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开放需求。全面提升智库的国际化程度,让国与国之间的智库“过招”更加频繁。要敢于回应质疑,回击攻讦,让中国智库真正做到为“民心相通”保驾护航,为“工笔画”的描绘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