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首先要在完成顶层设计后,更好进行协调统筹,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国内发展进程相互促进;其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与当地国发展战略对接、与全球价值链紧密契合、与绿色丝路发展理念结合;最后,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和透明等规则,将助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迈上新的阶梯。
图片源自:pixabay
2018年,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一表态为未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符合推升中国与共建方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的期望。在笔者看来,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首先,完成顶层设计后,应该更好进行协调统筹,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国内发展进程相互促进。
6年来,中国各地区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逐渐拉开与外部互联互通的帷幕。中国的边疆地区从开放的后方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边疆开发和乡村振兴有效配合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上国内发展日程,“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与这些区域进行有效对接。国内区域发展及整体协调推进会让国内区域发展产生外溢效应,形成内部与外部的良性互动。
其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当地国发展战略对接,找好具体地方、领域或行业的契合点。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主脉,如要让互联互通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辐射效应,需找准当地需求,契合发展需要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开展产能合作。需要注意的是,“一带一路”要有惠及面广的民生工程,才能形成涓滴效应,使通道建设与产能合作、基础设施相互支撑。
二是与全球价值链紧密契合。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正在解除对全球产业分工低端地位的锁定,向中高端迈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关键时期,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要有梯度效应,有序转移优质产能,而非一味追求高技术。中国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是新型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价值链的变化将重塑国际劳动分工的格局,不仅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新的合作选择,也为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进行产业和技术合作创造条件,增添自信。
三是与绿色丝路发展理念结合。
互联互通常常涉及大范围及长线开发,一些大型工程有可能改变部分地区的生态面貌,如果处理不好环保问题,很可能遭到当地民众的抵触和反对,甚至被一些西方媒体炒作负面声音、放大负面情绪。因此,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是高质量高标准共建“一带一路”的必然要求。
最后,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和透明,将助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迈上新的阶梯。
通行国际规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需要遵循的原则,其中项目方案、环评、法律空间、招聘用工、招标开放等都需要公正与透明。例如,科伦坡港口城是斯里兰卡“大西部省”战略规划的旗舰项目,也是中斯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务实对接的重点项目。科伦坡港口城二期建设方案在报当地政府审批前,邀请当地测评机构和第三方进行环境评价,并在电视上公开评审结果,形成的相关报告发至国会议员,广泛汲取意见。这样的透明性环节,对于保障项目的民意支持大有裨益。总之,随着“一带一路”项目各项信息的公开,有利于“一带一路”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也有助于避免项目变更或遭受外界不实指责。